此區域內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與菲律賓。
在此區域內,食物和飲水所傳染的疾病是旅客最大的健康危害,旅遊者腹瀉可能由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所引起,在整個區域當中旅遊者腹瀉都可能因為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染。在感染之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發燒或甚至於肝炎,所以在旅途當中一定要盡量確保食物與飲水的安全。
未經治療的瘧疾是可能致命的疾病,但是瘧疾是可以經由適當的防護與藥物而預防的感染,主要就是藉由服用預防性的抗瘧疾藥物並且防止蚊子的叮咬。在這個區域內,除了汶萊與新加坡,感染瘧疾的風險在這個區域的鄉村地方及一些城市都是存在的。由於抗藥性的虐原蟲在這個區域已經出現,所以傳統的氯奎寧不一定有效所以可能要以mefloquine作為預防藥物。
如果旅客是從熱帶南美或下撒哈拉非洲來的話是必須出具黃熱病疫苗的證書,不過在這個區域並沒有黃熱病的流行。此外登革熱日本腦炎及血絲蟲病都在此區域內都有流行的可能,所以只要預防蚊蟲咬傷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除了經氯消毒過的游泳池以外都不要在此區域內游泳,因為血吸蟲病在柬埔寨的某些區域、印尼、寮國、菲律賓與泰國都有流行。
在這個區域機動車輛意外對於旅客是很重要的危害,所以無論如何在旅程中都要小心,都要繫上安全帶。
●出發前的疫苗建議
疫苗注射一定要在出發前的4-6週前給予,以在旅程中維持有效的免疫力。
.B肝疫苗:如果在旅程中可能暴露到血或是與當地的人有性接觸、在此區域內
停留6個月以上或是會接觸到醫療行為都有需要在出發前施打。
.日本腦炎:如果旅行會持續四個星期以上,而且是到農村旅行的話就要小心
日本腦炎的感染,不過避免蚊子叮咬才是最重要的。
.狂犬病:狂犬病在這個區域還是偶有病例,所以如果旅途中可能與動物有較
親近的接觸就要注意。
.傷寒:在某些區域傷寒疫苗的注射是蠻重要的,因為現階段也已經出現多重
抗藥性的菌株。
.破傷風白喉與麻疹:視旅遊的區域,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出發前加打一劑。
●旅途中的健康行為
.經常以肥皂和水洗手。
.盡量只喝包裝水、煮沸過的水或是碳酸飲料,避免生飲自來水及添加冰塊。
如果這些情形做不到的話,藉由
(1)能過濾1微米以下雜質的過濾器
(2)可供添加的碘藥片,便能維持健康的飲水。
.煮熟、煮開、剝皮,否則就不要吃。
.如果旅行的區域有瘧疾的疫情,便要在出發前準備好預防性的抗瘧疾藥物。
.適當使用驅蟲劑並且盡量在黎明從黃昏時穿長袖襯衫和長褲。
.不要赤腳行走,也可以準備一些外用抗黴菌的藥物。
.如果有性接觸的機會,一定要使用保險套。
●如何避免得病
.別吃攤販的食物。
.別喝添加冰塊的飲料。
.別吃任何未經消毒的奶製品。
.別共用針頭注射。
.別在旅程中與動物接觸。
.別在未經消毒過的地方游泳。
●隨身所需要的物品
.長袖襯衫和長褲以防止蚊蟲叮咬。
.含有DEET( diethylmethyltoluamide )的驅蟲劑,成年人使用約30%–35%而
小朋友則是6%– 10%。
.攜帶一般的止瀉藥。
.淨化水質的碘藥片和過濾器。
.太陽眼鏡、帽子與防曬乳液。
.足量的長期服用藥方藥物。
●回家後
如果旅客載旅程當中有感染瘧疾的風險的話,即使在離開的四個禮拜內還是應該要繼續出抗瘧疾的藥物。如果你在返家之後出現了一些身體不適,一定要告訴你的醫師你去過哪些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