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兩歲以上的兒童在出國前都應該依據其例行疫苗接種的時程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加種或是提前接種其他的疫苗,以保護兒童在國外旅行時的安全。
●例行性的疫苗
兩歲以上的旅客一般應該在出發前至少接種過以下的疫苗
(1)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MMR):在一歲時應該至少接受過一劑的
疫苗注射
(2)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DPT):在七歲的時候,每個小朋友應該
已經接種過四到五劑的疫苗,但是過了七歲後,每十年都建議接種一劑
成人的減量破傷風白喉疫苗。
(3)小兒麻痺疫苗:一般兒童應該在學齡前已經接種過至少三劑的小兒麻痺
疫苗,在美國為減少口服沙賓疫苗造成的副作用,現階段是建議使用注射
的沙克疫苗。
(4)B型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桿菌疫苗(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 vaccine):一般好侵犯2-5歲的兒童,所以在某些國家是列為例行性
疫苗,而台灣是選擇性的疫苗。如果注射的話,應該在五歲前已完成3-4劑
的接種,但是過了五歲一般就不建議接種了。
(5)B型肝炎疫苗:一般過了兩歲時應該已經完成三劑的注射。
兩歲以上的旅客一定至少要完成該年齡所有應該接種的例行性疫苗,而成人的話就一定要完成所有的例行性疫苗注射再出國才安全。隨著兒童的年紀不同,接種過疫苗的劑數也不太相同,不過如果對此無法確定的話,就一定要請醫師協助確定。
另外,如果是成人的話,還有一些疫苗可以考慮注射的:
(1)流感疫苗:一般是建議在65歲以上的老人家,及其他如心肺疾病的高危險群
病患接種。
(2)肺炎雙球菌疫苗:一般也是建議在65歲以上的老人家,及其他如心肺疾病的
高危險群病患接種。
●需要追加的疫苗
(1)白喉與破傷風疫苗:現在的建議是每十年接種一劑成人減量的白喉/
破傷風疫苗。
(2)小兒麻痺:不管是沙賓或是沙克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完整的疫苗注射,
過了18歲如果要到某些特定國家還是應該追加一劑(終生只需加種這一劑)
的沙克疫苗。這些國家包括非洲、東亞與東南亞、中東地帶、印度與前蘇聯
的國家。
(3)麻疹:1957年以後出生的人出國前還是建議加種一劑。
●特殊疫苗
(1)黃熱病:如果是要到非洲或是南美洲的話,一般會建議要施打黃熱病疫苗,
除了巴西以外大部分的國家都會在入境許可上要求出示黃熱病疫苗證明。
(2)B型肝炎疫苗:如果到高盛行區域居住超過六個月以上的話,一般都會建議
要接種,但是台灣特殊的環境而言,可以說只要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抗體
的話都有施打的必要。
(3)A型肝炎疫苗/免疫球蛋白:一般而言,除了到日本、紐澳、西歐、北歐、
美加地區的旅客都需要接種。
(4)傷寒疫苗:如果旅客所到的地區有暴露在不潔飲食環境的話可以選擇接種。
(5)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一般對於十二月到六月到下撒哈拉沙漠地帶區域旅行的
旅客,特別是與當地人有較接近的接觸的話,都建議接種。
(6)日本腦炎疫苗:如果旅遊的目的地是日本腦炎盛行區,且屬於長時間停留的
旅客,都還是建議施打。
(7)霍亂疫苗:一般的旅遊之中很少會罹患霍亂,所以一般不會建議例行性的
接種霍亂疫苗。
除了霍亂與黃熱病疫苗不能同時接種以外,大部分的疫苗都可以同時接種,也不會減低其效價;而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與其他死菌疫苗(如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沙克疫苗、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桿菌疫苗、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同時注射,但是要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但是,免疫球蛋白若與活菌疫苗(如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及水痘疫苗)同時注射卻會減低活菌疫苗的效價;不過免疫球蛋白卻不會影響黃熱病與沙賓疫苗這兩個活菌疫苗的活性。
●懷孕與疫苗接種
如果婦女已經確定懷孕,或是未來的三個月內有懷孕的可能的話,都不應該接種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活菌疫苗;除非有絕對必要,也不應該接種黃熱病疫苗與沙賓疫苗。如果無論如何非要打不可,也要等到懷孕的第二期與第三期,以避免可能的畸形兒形成。有些研究發現,即使是懷孕第二期或第三期的婦女也可能因為感染流行性感冒而發生問題,加上流感疫苗是一種死菌的疫苗,所以有很多專家都認為懷孕並不是接種流感疫苗的禁忌,但是目前的資料還不足。
如果是死菌或是類毒素疫苗,目前並沒有證據發現懷孕期間的疫苗接種會增加畸形兒的機率,這些疫苗包括:A型肝炎、B型肝炎、狂犬病疫苗、注射式的傷寒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肺炎雙球菌疫苗、成人減量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疫苗與沙克疫苗。霍亂疫苗在懷孕婦女的使用目前還沒有資料,所以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而免疫球蛋白在懷孕婦女的使用基本上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