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時的訣竅


陳亮恭醫師

●睡眠

 如果您是要從美國西岸飛向東岸的旅程的話,您可以事先調整您的睡眠習慣。比如說,您一般的就寢時間是晚上十二點的話,您可以在旅程的三天前在夜間十一點就寢;隔天十點就寢,再隔天也就是起飛的前一天九點就寢,這時這三個小時的時差就在事前就調整好了。如果是長途的國際旅行,若是搭乘往東飛的班機(如由台灣飛美國),就搭乘半夜起飛的班機,這樣您的旅途中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或是選擇夜晚抵達的班機,這樣一抵達就可以好好睡一覺。如果有需要,記得戴上眼罩以增進睡眠品質。

●調整手錶

 人主觀對時間的感覺會影響生理時鐘的調適,所以一抵達後就盡快調整您的手錶與作息時間,以搭配該時區的飲食作息與睡眠時間;或是在飛機上就將手錶調至您目的地的時間,然後依據該時區調整您在機上的作息。一抵達千萬不要一直在換算這個時候家裡應該是幾點,而且盡量不要小憩,因為這些短的睡眠會影響您適應時差,就算真的非小睡不可,時間是越短越好。不過,話雖如此,人的習慣還是很難改的,還是會免不了一直計算家裡應該是幾點了。

●吃顆藥

 Melatonin ( 褪黑激素 )在美國是一種一般藥房就買的到的藥品,可以用來幫助調整時差。褪黑激素是人在夜間自然產生的物質,所以服用這樣的藥物理論上可以欺騙我們的身體現在是處於夜晚,可以重新設定我們的睡眠習慣。所以,如果在睡前使用褪黑激素就可以增進睡眠品質。當然,也可以乾脆吃一顆安眠藥算了。

 有一些研究者發現當長途搭乘飛機的旅行之中有些維他命會較為缺乏,這或許是造成時差的另一個理由,所以有人建議在旅行前兩個星期起天天服用維他命B12,然後下飛機後再繼續服用一個星期;也有人建議從啟程的前一天到回國後一天服用time-released 維他命C (1,000 mg),都可以使時差的不適減低。

 除此之外,因為長期旅行坐在座位上的時間很長,所以會有鉀離子的流失的問題,一般的建議是在飛機上飲用柳橙汁或是吃香蕉以解決這個問題。

●吃

 這幾年來有人倡議一種複雜的食譜來解決時差的問題,從啟程的幾天起就開始改變進食與空腹的時間,雖然一直有人這樣嘗試,不過在一個美國軍方的研究卻發現這樣食物上的改變實在沒啥幫助。

 值得大家記住的是:高蛋白的餐飲會刺激您維持清醒,而高碳水化合物則會使人昏昏欲睡;另外,倘若您抵達目的地是在白天的話,可以喝一些咖啡或茶以維持清醒,另外也要多吃一些高纖的食物以減少便秘,並也減少脂肪的攝取也免終日懶懶散散。

 有一些常常做長途旅行的人會建議您在搭機的時間內的不要吃東西,理由是減少身體的負擔。因為此時您的身體在適應機艙氣壓已經負擔很重了,不要再吃東西來增加身體消化的負擔;不過,這樣的說法有一點說不通,若不吃東西哪來的體力去適應這樣的氣壓變化呢﹖而且,何必這麼折磨自己呢﹖

●光線

 我們都知道植物一定要有陽光才能存活,同樣的,明亮的光線也能幫助我們度過時差的困難。不過,到底哪一種光線能比較有效果是還有爭議的,有人認為自然光比較好,不過也有人說人工的光線效果也不錯。有一個德國的旅館甚至有一個時差治療室,在這個時差治療室中配備有高亮度的人工照明設備,以幫助旅客調適時差。

 不過,反過來說有些學者主張在一天內照射五個小時以上的自然光,比較能幫助調適時差。有兩位哈佛大學的學者甚至主張要對長途旅客施以適當的光線照射,就是說要在目的地的清晨照以較微弱的光,然後在中午給予較強的光線照射,以幫助旅客的身體及早適應旅遊目的地的時間。

●運動

 一個德國的研究指出,在旅途中久坐的乘客,其時差的症狀越明顯。所以如果能在旅程中維持相當的行走或運動的習慣,不管是在飛機上或是抵達後可以幫助血液的循環而改善時差的不適。抵達機場後盡量步行,不要乘坐電動的步道。不管任何場合盡量維持行走的狀態,這樣可以協助您的身體面對飛行時的那種沉滯的飛行狀態。

●水分

 飛機上乾燥的空氣與異於平地的氣壓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適,所以記得在飛行時找機會多喝水、洗臉、呼吸一些蒸氣就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問題。有人認為缺水狀態是整個時差相關症狀的主因,所以會建議旅客在上機前至少喝兩杯水,然後在飛行中至少喝1000cc的水,如果能多喝點水更有助於旅客在旅途中的狀況。而且,乾燥的黏膜是比較容易被感染的,若沒有足夠的水分,再加上飛機上的密閉空間,很容易一下機就感冒了。

●想都不要想

 在與時差對抗的過程之中,最底線的是要認知到時差不只是生理上的問題更是心理上的問題﹗一個美式足球播報員Al Michaels的經驗指出,不管使用任何瘋狂的方法,他都無法去除時差對他的影響,所以他最後的絕招便是根本都不去想它,你越不去想時差對你的困擾就越小。